<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var id="x1dnd"><video id="x1dnd"><listing id="x1dnd"></listing></video></var>
<var id="x1dnd"></var>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cite>
<ins id="x1dnd"><noframes id="x1dnd">
<cite id="x1dnd"></cite>
<menuitem id="x1dnd"></menuitem>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var id="x1dnd"><video id="x1dnd"><thead id="x1dnd"></thead></video></var>
<var id="x1dnd"></var>
<menuitem id="x1dnd"><i id="x1dnd"></i></menuitem>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thead id="x1dnd"></thead></video></cite>
<var id="x1dnd"></var>
<menuitem id="x1dnd"></menuitem>
<var id="x1dnd"></var><menuitem id="x1dnd"><video id="x1dnd"><menuitem id="x1dnd"></menuitem></video></menuitem>

鄉村振興看中核 | 永結同心!在千年小城過上好日子

發布時間:2023-07-31 信息來源:

  開欄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黨旗所指,中核所向!中核集團始終將鄉村振興重任牢牢扛在肩上,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發動全系統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及定點幫扶工作,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中核力量。在寧夏、陜西、重慶、甘肅、浙江、福建、四川、海南、新疆、江蘇、湖南、湖北等地……中核人的幫扶足跡跨越20多個省,40多個縣,70多個村。從即日起,中核集團全媒體平臺開展“鄉村振興看中核”系列報道,以記者走進、現場直播等多種形式講述中核集團用核之動力、核之能量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故事。

640 (2)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縣之一。這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西漢時即設置縣府,至今建縣達2000多年。

640 (3)

  歷史上,同心縣不僅是唐蕃古道、絲綢之路經過之地,各族人民交往、融匯的地方,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政權所在地。在《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作者埃德加·斯諾把相當篇幅給了這座千年小城。

  由于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核心區,同心山大溝深、干旱缺水,一度縣窮民貧。1983年,同心被確定為國定貧困縣,后又成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61個核心貧困縣之一。直到2012年,這里三成以上群眾處于貧困線以下。

640 (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革命老區建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革命老區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的最大心愿。

  如何讓革命老區人民盡快過上幸福生活?如何讓這座千年小城煥發生機?十年攜手,中核集團以行動踐行使命。

  “同心,不僅傳承著紅色革命精神,更寄托著中核人攜手同心奔赴美好生活的期待。”中核集團派駐同心縣掛職幫扶干部、同心縣委常委、副縣長王義偉介紹,2013年中核集團走進同心,同心成為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縣。自此,一茬又一茬幫扶干部來到寧夏,不僅讓自己變成了同心人,還讓更多中核人與這里永結同心。

  2020年,同心完成“脫貧摘帽”,歷史性告別了絕對貧困,吹響了鄉村振興的新號角。3年后,記者走進這片黃土地,近距離感受這座千年小城奔赴美好生活迸發的核動力。

  好日子通過雙手干出來

  7月的中核同心產業園,一片火熱忙碌場景。在中核(寧夏)同心防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身著藍色工作服的車間生產小組組長馬梅正在給小組成員安排一天的任務。

640 (8)

  馬梅是中核同心防護的一名職工,今年當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代表。進入公司前馬梅夫妻倆都在家里種地,農閑時倆人會出去打零工貼補家用,但這遠遠不夠生活開支。“那時候,眼看著孩子們長大,需要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我們兩口子愁啊……”馬梅回憶到。

  2018年馬梅通過招工進入車間成為一名工人。“記得第一次領到工資,心中那份激動,無法用語言表達,周天就去給孩子買衣服,給父母買、給自己買,那種感覺以前從來沒有過。”馬梅笑著講述了第一次收到工資時的喜悅。

  之后,為了盡快熟練掌握操作技能,馬梅一頭扎進車間,利用所有時間熟悉操作流程。就這樣,別人花兩三個月才能熟練上手的工作,馬梅只用了一個月,逐漸成為了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幾年來,她負責生產線上制作的產品沒有一件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她還不忘把掌握的生產技術和技巧熱心傳授給新員工,讓她們也成為生產線上的行家能手。

  不到五年,馬梅由一名農村婦女成長為省級的人大代表。事業的變化,也讓馬梅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在遇到了中核集團之后,我住上了樓房、開上了汽車,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以前婆婆說我是打工去了,現在對別人說,我家媳婦上班去了,老人很高興。”馬梅告訴記者,和她一樣,有500多名同心婦女在中核同心防護體面地工作,大家不用外出務工就能養活一家人,真正懂得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據了解,中核同心防護是中核集團以產業直接投資方式帶動地方發展、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的一次新嘗試。2018年5月,中核防護首任董事長梁秉競來到這里受命籌建,一切還都是一片空白。但僅僅3個月后,擬定投資協議、商業計劃書,注冊公司,召開第一次董事會到安裝、調試設備,第一條生產線建成。

640 (6)

  “目前生產線9條,覆蓋核輻射防護、防輻射服、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等,全年實現工業產值近億元,99%的員工是同心本地人,大部分的產品都被中核人穿在了身上。”中核同心防護現任董事長張曉明表示,幫扶工作不是簡單地給錢送物,而是需要培養“造血”的能力,挖掘和激發出內生力,幫助他們尋找和發展依靠自身努力持續造血的產業,共同奔赴幸福生活。“當其他縣區服裝廠為用工荒而發愁時,中核防護車間里卻人氣財氣兩旺,帶動了當地紡織、包裝、物流等產業發展。”

  “中核集團把廠子開在了同心縣,讓我一個回族婦女有機會成為一名產業工人,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孩子的人生,是中核集團成就了我們心中的夢想,改變了像我一樣許許多多姐妹們的命運。”馬梅告訴記者。

  打造中核同心產業群

  同樣被改變命運軌跡的還有來自無錫的上能電氣寧夏工廠負責人羅劍。2020年底,作為國內排名前三的逆變器上市公司,上能電氣應中核匯能之邀來到同心考察項目合作,一個月以后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七個月以后寧夏項目正式投產。

640 (7)

  “寧夏項目是企地結合的良好實踐,充分彰顯了中核的責任擔當,再次展示了中核速度。”剛到這里工作,羅劍一下就被這里的發展環境和未來空間吸引到了。

  “事實上,中核集團在同心正在打造一個將鄉村振興和新能源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新能源產業一體化模式。這個模式中,中核集團是‘鏈長’,產業園由中核集團投資支持建設,生產的新能源產品由中核集團和其他央企采購,保持了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640 (8)

  2021年3月,上能電氣(寧夏)公司第一條生產線開工建設,7月第一件產品下線投產。2023年,在三年之后,該公司預計實現產值超4億元。羅劍告訴記者,在這里自己還實現了一個夢想,“我是一名核工業子弟,能參與中核集團與同心的這個事業中來,圓了我的核工業夢,讓我的人生更精彩。”

  今年23歲的同心人田龍,也被中核集團改變了命運。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大專畢業的他返回同心待崗。正當他發愁找工作的時候,看到了上能電氣(寧夏)公司的招聘。抱著試上一試的心態,田龍應聘到了這家公司上班。來到這里后,他發現,這里180多個員工基本都是和他一樣來自同心的大中專生。“以前是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現在這個問題都解決了。”

640 (9)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由中核集團投資建設的同心(中核)清潔能源產業園區不斷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繼上能電氣之后,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英利能源等也入駐了產業園區,共實現近1000人長期穩定就業,同時帶動當地建材、鋼鐵、物流等產業發展。

  目前,同心(中核)清潔能源產業園區不斷發展壯大,同心的新能源產業鏈也不斷穩固。曾經在中核防護工作的梁秉競于2023年初調到了中核匯能寧夏分公司工作,變成了一名新能源人。據他介紹,通過合作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龍頭企業入駐同心,中核匯能正在打造“立足同心、輻射寧夏、面向西北”的清潔能源新材料示范產業園。

  “目前,中核匯能與同心縣人民政府已經建立了戰略合作,并行成了合作共贏的良好企地關系,就是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充分聚焦清潔能源、新材料產業,通過建設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和產業園,不斷推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這也是中核集團助推寧夏千萬千瓦新能源大基地的重要一步。”王義偉介紹,目前,同心(中核)清潔能源產業園正在謀劃二期項目;幫助引進的逆變器、光伏組件等滿產后可達20億元,有效填補同心縣清潔能源產業鏈的空白;繼2022年中核集團和寧夏首個大型儲能項目并網后,中核集團2023年在同心縣預計獲取指標超40萬千瓦,努力在“十四五”達到200萬千瓦;中核熱鹽項目即將簽訂投資協議,并于2024年上半年投產。同時,正在積極推進風電、儲能、充電樁、制氫、新能源汽車等業務的招商引資工作,中核同心產業群初具規模。“目前中核集團已經選派安排了新的幫扶干部來同心,相信未來中核同心產業群會越來越壯大。”

640 (10)

  2023年3月24日,中核匯能戰略合作伙伴大會暨同心縣招商引資大會在寧夏同心舉辦。大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助力“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持續深化拓展良好合作關系,推動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的同心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會上,中核匯能黨委書記、董事長肖亞飛指出,經過不斷探索實踐,中核集團“新能源+產業園+產業鏈”的新能源大基地“同心模式”初見成效。下一步中核集團將充分利用全產業鏈優勢,開拓創新新能源發展模式,以中核匯能為平臺進一步鞏固、擴大、深化多方合作,以高質量發展有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存共榮,“朋友圈”不斷擴大,與行業伙伴合作關系持續增強,結成了攜手并進的“命運共同體”。

  后記:十年同心,永結同心

  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錢掙,家家有車房,城新業旺讓同心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幫助同心縣實現共同富裕,是黨中央賦予中核集團的政治使命。自2013年定點幫扶同心縣以來,中核集團和同心縣攜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穩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截至2023年6月份,中核集團累計投入無償幫扶資金1億元,產業直投22億元,投資7000萬建成中核清潔能源產業園,捐贈4000萬元支持園區建設12棟廠房,消費幫扶農產品4500萬元,招商引進企業投資超1億元,形成了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央企幫扶格局,努力將同心打造成中核集團鄉村振興、綜合能源、人才培養基地。

640 (11)

  特別是中核集團緊密契合同心縣資源稟賦,發揮集團產業、技術和管理優勢,創新央企幫扶方式,聚焦“產業引領+戰略合作”幫扶模式,以產業引領為著力點,以戰略合作為路徑,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創新打造央企幫扶“同心模式”,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從脫貧攻堅期,到現在的鄉村振興關鍵期,10年真情讓中核集團與同心已經“永結同心”。(策劃: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作者:段新瑞/攝影:楊子康/部分資料來源:同心縣委縣政府)

鸡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