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var id="x1dnd"><video id="x1dnd"><listing id="x1dnd"></listing></video></var>
<var id="x1dnd"></var>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cite>
<ins id="x1dnd"><noframes id="x1dnd">
<cite id="x1dnd"></cite>
<menuitem id="x1dnd"></menuitem>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video></cite><var id="x1dnd"><video id="x1dnd"><thead id="x1dnd"></thead></video></var>
<var id="x1dnd"></var>
<menuitem id="x1dnd"><i id="x1dnd"></i></menuitem>
<var id="x1dnd"></var>
<cite id="x1dnd"><video id="x1dnd"><thead id="x1dnd"></thead></video></cite>
<var id="x1dnd"></var>
<menuitem id="x1dnd"></menuitem>
<var id="x1dnd"></var><menuitem id="x1dnd"><video id="x1dnd"><menuitem id="x1dnd"></menuitem></video></menuitem>

中核集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

發布時間:2023-06-28 信息來源: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黨和國家近年來著力推動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項重大工作。近期,國資委公布中央企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考核結果,中核集團在中央企業排名第二,其中12項考核任務“兩非”剝離、“壓減”工作、董事會配齊建強、責任追究體系等4項第一、10項前十,為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畫上圓滿句號!三年來,中核集團黨組帶領全體干部職工,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首要任務,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資委工作要求,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全面完成了中核集團改革“搭梁建柱”工作,在改革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取得了多維立體的改革成效!

  一、形成一套“高位推動、系統推進、責任落實、動員充分、組織有力”的改革推進機制

  一是高位推動。中核集團黨組把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成立中核集團改革三年行動領導小組,先后23次召開會議,研究改革重大事項60余項。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對改革工作親自謀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積極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董事、黨組副書記王杰之爭取國資委政策支持。中核集團黨組成員、總助級領導結合分管、協管領域對改革工作具體進行指導推動。

  二是系統推進。制定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針對6個方面工作細化80項重點改革任務及434項改革舉措,按工作臺賬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各二級板塊制訂2242項舉措,有序推進板塊內所屬單位改革工作。

  三是責任落實。中核集團領導分別帶隊組成8個督導組,結合323個細目的標準化檢查表,開展專項督導;將改革工作納入政治監督范圍,對12家成員單位開展深化改革專項巡視。建立三維立體改革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單位綜合考核評價、班子年薪、工資總額、干部任免相掛鉤。

  四是動員充分。中核集團黨組先后組織動員會、推進會10余次,余劍鋒董事長親自動員。改革辦組織開展全系統改革培訓32次,單次最多5.8萬名干部職工參加改革網絡培訓,55萬人次參加線上改革答題;各單位動員廣大干部員工從改革的“旁觀者”轉向“參與者”“推動者”。總部13個部門、22個二級單位、各級次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全方位、立體化參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逐項逐條落實改革任務。

  2022年9月28日,中核集團召開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推進會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218

  五是組織有力。堅持下抓一級,建立對口聯系工作機制,各黨組成員、總部部門分別劃定“責任田”,按照“條塊結合、包戶到人、協同推進”的原則分工負責抓各領域、各二級單位改革工作。改革辦建立月例會工作機制,結合月度簡報、半年通報、年度總結等方式,動態跟蹤進展情況,指導推進各項改革任務。

  二、掀起一輪“領導重視、職工認可、成果印證”的改革新熱潮

  一是領導重視。各成員單位建立改革領導責任體系,主要負責同志把深化改革作為解決本單位發展難題的“金鑰匙”,親自推動改革,各單位班子成員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全面落實中核集團工作部署。層層壓實落實“軍令狀”責任,各級“一把手”主責完成率為100%。

  二是職工認可。中核集團近12萬員工通過線上問卷方式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的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超過90%的員工對改革成效給予高度認可。

  三是成果印證。中核集團以改革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做法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關注。余劍鋒董事長、顧軍總經理等集團公司領導先后在中組部、中宣部、國資委等部委會議及人民日報、新華社、紅旗文稿等權威媒體上交流改革經驗。中核集團層面共新編、修訂完善與改革相關的制度200余項。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240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252

  余劍鋒董事長署名文章《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表在《紅旗文稿》2022年第5期

  三、涌現一批“主動改革、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厚積成勢”的改革示范企業

  中核集團所屬中核華興、中核二三、礦業科技、中核控制4戶“雙百企業”,中核工程、中核七院、中核能源、中國同輻、西部新鋯、中核武漢6戶“科改企業”堅持改革、厚積成勢,充分發揮“種子”“頭雁”“尖兵”作用,在528戶雙百科改企業中脫穎而出,6戶獲評“標桿”、4戶獲評“優秀”,中核集團整體考核在中央企業排名第3,成為集團改革創新的一張靚麗名片。

  中核集團所屬中國核電、同方威視成功入選國資委首批200家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后更名為專業領軍)。后續將緊緊圍繞“專業突出、創新驅動、管理精益、特色明顯”的核心內涵,堅持以專業化做精做優,努力打造成為核能領域、核技術應用領域的“排頭兵”“先鋒隊”。

  四、交出一份“黨的領導全面加強、公司治理科學有效、布局結構明顯優化、活力效率顯著提升”的改革成績單

  (一)彰顯強根固魂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加強政治引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按照“有沒有學習研討、有沒有貫徹落實、有沒有督導推動、有沒有跟蹤問效”的4項標準工作機制,大力推動解決核科技等重點工作中的問題。

  加強組織引領。集團公司開展黨建融入中心三年行動,各成員單位成立黨委書記掛帥的改革三年領導小組,把黨建促改革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并配備專門落實機構和人員力量,為改革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定向培養長遠謀劃“一把手”接替計劃,連續5年開展黨組管理年輕干部公開選拔。

  加強思想引領。接續開展執行力提升年、抓落實年、精細化管理年等主題行動,持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全面提振全體職工干事創業精氣神。

  加強人才引領。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國家級人才,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提升新入職員工質量,2020年以來,校園招聘的16764名員工中,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占比26%,碩士和博士占比達到19%。

  (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開辟“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新局面

  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和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中核集團本級及所有二級、三級企業全部實現“黨建入章程”,本級及82戶設立黨委的重要子企業100%制定了科學規范的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董事會配齊建強實現制度建設和實踐探索“雙豐收”。成立集團公司派出董事履職管理專門機構,強化履職服務保障力量;出臺一系列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和派出董事隊伍建設的規范性制度文件,完善優化頂層制度體系;通過建立集團公司董事會觀摩學習機制、強化履職考核結果應用、搭建“3+3”式履職保障體系、定期開展派出董事專題培訓等創新舉措,不斷提升派出董事履職能力,推動派出董事從“履行職責”向“積極作為”轉變。

  經理層行權履職效能顯著提升。338家子企業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和授權清單,明確授權原則、管理機制、事項范圍、權限條件等。不斷健全經理層抓落實的具體工作機制,經理層自主經營空間和決策能力顯著提升。

  深入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圍繞8個重點管理領域形成5個國資委對標管理標桿,中核集團是入選范圍全覆蓋且入選數量最多的5家央企之一;創新建立具有中核集團特色的“同心圓”對標管理提升工作法,形成53個內部標桿案例。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307

  (三)優化調整布局結構,聚焦主責主業切實增強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

  在“調”上做文章。開展中國核電集約化改革,推動提升中國核電運營效率;組織推動中國鈾業內部重組改革,整合涉核環保水務產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管理效能,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在“退”上下功夫。深入推進“兩非”剝離與法人壓減、虧損企業治理等專項改革,三年來完成法人壓減341戶,扭轉了法人過快增長的勢頭,清理退出“兩非”企業23戶。壓減、“兩非”兩個專項在國資委考核中均為第一。

  在“轉”上出效果。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企業辦市政設施、廠辦大集體等改革工作,實現輕裝上陣。

  在“創”上要動力。發布激勵科技創新1號文件,20條管理措施切實打通科技創新激勵全流程;構建“一體兩翼”協同創新體系,牽頭組建任務型、體系化的創新聯合體;持續改革科研管理體系,三年來關鍵節點完成率超過95%;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啟動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研發工作。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319

  2022年10月,新一代“人造太陽”創造了中國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紀錄

  在“探”上求突破。探索深化17家科研院所改革,制定《中核集團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指導意見》,形成“1+17+N”科研院所改革制度體系;全面實施黨委領導下院所長負責制,推行“一院兩制”改革,在事業體制中推行企業化、市場化管理機制改革,實行人員與事業編制脫鉤,事業費和個人待遇脫鉤。

  (四)破冰破局三項制度改革,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加健全有效

  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指導和規范集團所屬子企業618戶完成經理層成員簽約,經理層成員共2167人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戶數、人數完成比例均為100%。

  加快推進市場化機制改革。加大市場化選聘力度,堅持以多種競爭性選拔方式擇優選聘。大力推行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公開招聘和不勝任退出,已100%實現公開招聘。2022年度市場化退出率達到5.9%,中國原子能在崗人員減少7%。

  加強收入分配激勵。在30家成員單位開展工資總額備案制改革,對4家二級單位探索實施工資總額跨周期調節;將成員單位與年度考核結果直接聯動的浮動工資比例提高至52.4%。

  加大中長期激勵力度。不斷完善“3+2”為主體的中長期“工具箱”和“政策包”,在137家單位開展7類110個中長期激勵項目,實現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全覆蓋。

  五、走出了一條“勇擔國任、創新領先、高質發展、開放協同”的具有中核特色改革發展之路

  三年來,中核集團以改革三年行動作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聚焦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奮力攻堅,精準突破重點難點改革任務,走出了一條具有中核特色改革發展之路,集中解決了一批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標志性成果:中核集團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核科技創新多點開花,“華龍一號”國內外首批4臺機組建成投運,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實現雙堆初始滿功率,新一代“人造太陽”創造運行新紀錄;核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2022年在運25臺機組、裝機2371萬千瓦,核準及在建機組13臺、裝機1375萬千瓦,運行業績保持世界領先,中國核電18臺在運核電機組WANO指數滿分;核相關產業亮點紛呈,輻照滅菌、安全檢測、核特色醫療、同位素生產等產業加快規模化發展;國際化經營邁出重要步伐,4臺中俄合作VVER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牽頭完成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核心安裝工程;產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三年來營業收入平均增速14%,利潤總額平均增速13%,凈利潤平均增速13%;黨建融入中心成效明顯,黨建聯建實現重大工程全覆蓋,有力保證重大工程安全、質量和進度,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的成功經驗。

微信圖片_20230628093331

  2023年3月25日,“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全面建成投運

  中核集團改革三年行動力度大、影響廣,以扎實成效圓滿收官。改革永無止境,改革永遠在路上。下一步,中核集團將乘改革之東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為引領,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圍繞增強產業引領力、提升科技創新力、提高安全支撐力、打造現代新國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持續深化改革,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中核集團改革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鸡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