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之聲”筑夢強核營 | 真·“特種兵”式核科普,你值得擁有!
發布時間:2023-06-26 信息來源:
短時間、高效率、快節奏……
主打一個“拓寬視野、增加閱歷”
誰能想到
疫情過后的第一個春夏
首先爆火的竟然是——
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
無獨有偶
在這樣一個
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春夏之交
真·“特種兵”式核科普體驗活動
也正在
一批中小學生中間
迅速流行
自4月22日中核集團首屆文化品牌周特色活動之一、“小荷之聲”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體驗營活動啟動以來,四大營地之一——“筑夢強核營”(即北京營地)組建了以由中核集團黨群工作部、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黨群工作部、中國原子能出版社的黨員同志組成的黨員突擊隊為執行主體的工作隊伍,落實“創新優化年”專項工作部署,連續5個周末,帶領來自多所中、小學的85位學員,開展了體系完整、內容豐富的前期學習活動,包括三次核科學知識課程+兩次科普參觀活動+一次口才課程,整個過程用十個字形容就是:豐富、極速、燒腦、有趣、有用,堪稱真·“特種兵”式核科普。
雖說是真·“特種兵”式核科普活動,卻并非走馬觀花,精心設計的課程環節、專門準備的核科普讀物、互動體驗式的線下“深度游”、學員們行有所獲的深切感悟……其間種種匯成一句話,那就是——“小荷之聲”,你值得擁有!
快來一起看看精彩紛呈的活動安排,聽聽“小荷”們共同的心聲吧!
PART.1
“荷”創未來:愿意把核工業的接力棒拿穩跑好!
“筑夢強核營”分為種子班(小學)、小苗班(初中)、花蕾班(高中),活動中,學員們“核”力書寫青春夢想,并主動表示:“愿意把中國核工業的接力棒拿穩跑好!”
Tips 1:“大咖”講師,讓人直呼“厲害了”!
專注研究核科普規律和公眾溝通問題、“小荷之聲”活動策劃者、在重點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學擔任課外講師、獲評“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主編科普圖書、原子能院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子散射相關研究……三位專業、授課經驗豐富的“大咖”級講師亮眼的履歷,讓學員家長直呼“這也太厲害了”!
講師們望著學員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深感肩上責任重大,根據學員們的興趣持續優化教案,力求帶來最優質的上課體驗,讓他們真正走進神奇而富有魅力的核世界。
Tips 2:科普課堂,學員們收獲滿滿干貨!
超能核武器、走進核電廠、妙用核技術……從神秘抽象的微觀世界到隨處可見的核技術應用,從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到安全清潔的核電廠,從核科技知識到核工業精神,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筑夢強核營”共現場開設了三次六講課程(為其余三個營地同步開展線上直播),知識科普、案例講解、現場答疑、視頻拓展,既硬核又接地氣,全新的核知識讓學員們耳目一新,他們津津有味地聽老師講課,眼里是滿滿的好奇和渴望,每節課下來都收獲滿滿。
Tips 3:頭腦風暴,“核”力讓想象插翅飛翔!
一場核科普活動,學員們光聽光看怎么夠,驅動想象力、燒腦式的腦力激蕩也是必不可少的精彩一環。在5月21日的課程中,“筑夢強核營”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分別開展了以“我眼中的‘核’”和“沒有核,世界會怎樣”為主題的頭腦風暴,學員們腦洞大開,紛紛將自己的作品在課堂上呈現,畫作構思巧妙,講述精彩紛呈,“核”力讓學員們的想象力盡情飛翔。
“小荷”心聲
種子1班學員 朱麟晁:聽完課之后,我了解到核能發電效率比煤炭高了300萬倍,還知道核能可以應用在醫學、農業等領域,比如老師講的拍X光片、培育無籽柑橘等。
種子2班學員 王尉伊: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輻射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認識了核輻射的標志,等等。
種子3班學員 付洋子:我今天學到了核元素、核裂變、核聚變等知識,核能的廣泛應用讓我印象深刻。我愿意把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我的同學們,我想讓他們知道核能是安全的、環保的!
PART.2
“荷”其有趣:這樣的活動再來一打!
“荷”你同行,活動不停!5月28日,“筑夢強核營”學員們線下“深度游”中國核工業科技館,親身領略核技術的神奇魅力。核科學家們的動人事跡,兩彈一艇、一堆一器等模型,核電廠旅行、離心機原理等模擬裝置等讓學員們受益匪淺,他們興致勃勃地聆聽了講解,爭先騎上“核能發電自行車”、踴躍說出“元素周期表”中缺失的元素……他們開心地表示“這樣的活動,再來一打”。
此外,5月13日,“筑夢強核營”還組織學員們參加了中科院物理所舉辦的“公眾科學開放日”活動,在核能科普展上的“華龍一號”模型前,學員們紛紛拍照“打卡”留念。
“小荷”心聲
花蕾班學員 王心怡:來到核科技館,看到展板上的介紹以及這些裝置模型,讓我們感覺之前在課上學到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了。另外,這些能讓我們體驗的項目,讓核知識學習變得更加有趣了。
PART.3
“荷”聲悅耳:讓核科學“聲”入人心!
6月4日,“筑夢強核營”將學員們分為小學組和中學組,分別進行了口才課的授課,為學員們后期核科普宣講“聲”入人心打下基礎。授課老師傳授講解的相關技巧,隨后學員們走上講臺,提前化身核科普講師,“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小荷之聲’核科普知識講堂,我是核科普志愿者XXX,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走進神奇的核世界……”在美妙悅耳的“小荷”之聲中,學員們不斷調整情緒,一遍遍試演,突破自我、綻放光彩。
“小荷”心聲
小苗班學員 張紫媛:口才課教授的這些技巧除了可以應用在科普志愿講解中,提升我們的儀態,還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好看、更自信。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筑夢強核營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以志愿精神
傳遞核科學知識、弘揚核工業精神
與青少年志愿者同行
為中國核事業放歌
耕耘就有收獲
學習就會成長
下一程
讓我們繼續傾聽“小荷之聲”
(來源:原子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