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紅|我讀黨史·10月17日-11月13日
發布時間:2021-11-15 信息來源:
重要論述
2017年10月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共分13個部分。他在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標志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2017年10月19日
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要深刻學習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深刻學習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深刻學習領會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開拓進取,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出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是一項關系全局的戰略考量,我們必須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要緊密結合黨的十九大對我國未來發展作出的戰略安排,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特別是要保持各項戰略、工作、政策、措施的連續性和前瞻性,一步接一步,連續不斷朝著我們確定的目標前進。
他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四個意識”落實在崗位上、落實在行動上,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0年10月19日
習近平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要深入學習宣傳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懈奮斗,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2020年10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講話。他指出,“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力有序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沉著冷靜應對外部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堅決果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堅定朝著既定目標任務前進,“十三五”規劃實施順利,主要指標總體將如期實現,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
1988年10月24日
鄧小平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時提出,要發展高科技。他指出:過去也好,今天也好,將來也好,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現在世界的發展,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中國不能安于落后,必須一開始就參與這個領域的發展。不僅這個工程,還有其他高科技領域,都不要失掉時機,都要開始接觸,這個線不能斷了,要不然我們很難趕上世界的發展水平。這篇講話的一部分以《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為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2020年11月10日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并發表講話。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國際格局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際社會正在經歷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成為時代之問,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
2016年11月11日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發表講話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一切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把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黨史回眸
2017年10月18日-24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載入黨章。
1949年10月21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成立。
2016年10月21日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舉行。習近平在大會上講話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2020年10月23日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2016年10月24日-27日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1971年10月25日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的票數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
2015年10月26日-29日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2020年10月26日-29日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9日,習近平在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1966年10月27日
中國成功進行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
2018年11月5日-10日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先后舉行。
2001年11月10日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并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
2014年11月11日
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講話,倡導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會議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
歷史瞬間·中國核工業
1999年10月20日
中俄最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江蘇田灣核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儀式在連云港市舉行,吳邦國出席開工典禮并講話。
1979年10月22日
國防科委向葉劍英、中央專委寫出《關于發展核電站問題的請示報告》。
1988年10月24日
鄧小平在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時,說:“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2012年10月24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
2003年10月27日
江澤民視察秦山三期核電站。
1984年10月30日
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核安全局。
1983年10月31日
趙紫陽指示核工業部注意研究核供熱問題。
1982年11月2日
國家經委批準核工業部30萬千瓦核電站廠址定在浙江省海鹽縣。
1985年11月4日
核工業部在京召開核工業創建30周年慶祝大會,李鵬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出席會議并講話。
1995年11月10日
江澤民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建院30周年題詞“發揚優良傳統,勇攀核動力科學技術高峰。”
2009年11月11日
吳邦國視察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劉洋 胡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