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咱們呀這兒偏遠,醫療條件有限,只能嚴防死守,不給國家添亂。請理解!”每走一戶,隊員庫爾班江·吐遜用維語將隊長的話翻譯給村民……2月16日,雪過天晴,春寒料峭的新疆莎車縣阿爾塔什村,新華發電葉河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面對依然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不敢有絲毫松懈,再次對全村逐戶逐人進行全面摸排,當篩查4名返鄉人員無咳嗽、發熱等癥狀后,隊長兼第一書記李學彪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地處喀喇昆侖山、葉爾羌河畔的阿爾塔什村,被譽為“昆侖第一村”,是一個有著133戶、628人的行政村。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這個剛剛脫貧摘帽的小山村的村民心頭蒙上一絲絲焦慮和不安。
古老的阿爾塔什村,也是“新疆三峽”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壩址所在地,工程名稱由此而來。阿爾塔什工程施工人員幾千人來自五湖四海,村子位居整個工區中心地帶,施工運輸通道穿村而過。眼下又到了工程復工復產的時節,阻擊疫情壓力加大,還要著眼鞏固脫貧成果、打好反恐維穩持久戰、春耕春播,多個戰役一起打。
面對首要的疫情防控重任,駐村工作隊高度重視、迅速行動,以黨建引領加強疫情防控,與阿爾塔什工程工區聯合巡邏、共同檢查人員車輛出入,共同筑起一道聯防聯控的“防護墻”。
“我是黨員,疫情面前,我應該沖在第一線。”家在千里之外,愛人是一名醫護人員、為了“戰疫”吃住在單位,尚小的女兒只能送到了父母家里。春節前疫情初始,第一書記李學彪就說服了妻子,家里事還是先放一放,堅持留了下來。守土有責,面對鄉黨委、鄉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公司的囑托,帶領隊員們,走村串戶,積極開展疫情監測排查、跟蹤隨防、信息報送、宣傳引導、村子消殺等工作。
連日來,面對村子人員缺少口罩、消毒用品等窘況,工作隊的“娘家”——葉河公司,優先擠出300多個口罩和部分消毒液等價值2000多元物品,送到村委會和村卡點,幾位包裹著防護服的檢查人員,豎起大拇指稱贊:“熱合買提,亞克西!”
“疫情當前,我們黨員干部必須做出表率,依靠群眾力量,群防群控,才能戰勝疫情”,隊員吐洪·吾斯曼說。自疫情暴發之后,駐村工作隊立即成立了村疫情防控工作組,分崗定責,動員村委會、村干部、村黨員、村雙聯戶長、村醫及村安保等多方力量,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安排19名人員一天24小時輪流值班堅守,村子設立2道防控監測點,配備相應測溫儀、消毒噴灑設備、設置發熱隔離區,加強對來往人員復查登記工作,并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實時匯報。
“無特殊情況不要出家門、不要走親戚、不要串門”“堅持勤洗手、常通風,不隨地吐痰,全家動員,搞好衛生……”小山村的疫情阻擊戰還在繼續。每天,公司派出的巡邏車,帶著流動廣播穿梭于全村每個角落。
“阿爾塔什村有著淳樸自然的民風,村子一有事,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共渡難關。讓群眾身心健康,繼續依靠阿爾塔什工程這座“寶山”,以“扶貧七法”使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這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李學彪說,自大年初一至今,他沒有踏實睡過一個囫圇覺,每天入戶排摸,輪班值守,消毒作業,村里沒出現一起異常情況,這讓他心里很欣慰。